对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25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发布时间:2021-12-02作者:admin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内农牧议字〔2021〕107号
自治区发改委:
自治区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期间,樊小平代表提出的第325号建议由我厅负责协办。经认真研究,现提出如下办理意见:
近年来,自治区农牧厅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作入手,全力推动我区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十三五”以来,我厅以黄河流域为重点,在全区实施控水降耗、控药减害、控肥增效、控膜提效“四控行动”,大力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在黄灌区探索“井黄双灌水肥一体化”和黄河水“二次澄清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效。经过近年来的努力,黄河流域农业高效节水稳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农膜回收率、秸秆和畜禽粪污利用率逐年提高。
在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方面,一是制定了《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技术方案(2020年-2025年)》。二是依托绿色高质高效行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国家项目,支持流域内建设粮油和蔬菜绿色高质高效示范旗县9个,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6个,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1个,建设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区24万亩,实施马铃薯、向日葵轮作120万亩,带动了流域内化肥农药逐步减量。截至2020年末,黄河流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增施有机肥总面积达到1523万亩,建成水肥一体化面积1073万亩。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面积均达到40%,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保持负增长。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280多吨,巴彦淖尔市实现了全域全量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
在控水降耗方面,积极推进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结构节水、机制节水等措施,推广水肥一体化和集雨补灌、抗旱保水等综合配套节水技术模式,配合水利部门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大力控制灌溉水使用量。2019年以来,集成适宜不同区域的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模式3套,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农田65万亩,年节水资源量约2.5亿立方米。
在控膜提效方面,开展地膜回收处理攻坚行动,2017-2020年累计投入资金2.93亿元,先后在沿黄6个盟市19个旗县实施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通过控膜、回收、替代等技术手段,逐步解决地膜污染问题,2020年末黄河流域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一是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14亿元,先后在沿黄5个盟市22个旗县开展了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以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利用为主要方向,推动流域秸秆综合利用率稳步提高。2020年末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露天焚烧秸秆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累计投入中央财政资金5.83亿元,在沿黄40个旗县整县制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现全覆盖。2020年底,沿黄流域各旗县畜禽粪污利用率达到92.24%,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9.85%,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
“十四五”期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仍然我们的关注焦点和工作的重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农牧业“四控两化”工作,全面加强沿黄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系统治理:
一是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地下水超采区严禁新打机电井,严禁新增灌溉面积。黄灌区稳步开展井黄双灌和黄河水滴灌工程建设。做好乌梁素海、岱海、察汗淖尔区域高效节水技术推广和水资源保护,因地制宜实施“水改旱”,重点推广浅埋滴灌、膜下滴灌,实现水肥一体化等技术,解决好农业用水灌溉低效粗放的问题。
二是继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深入开展科学施肥、高效节水新材料、新技术试验示范,大力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机械深施肥等精准施肥措施,推广应用新型缓控释肥和水溶性肥料,提高化肥利用率。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积极做好新型农药药械更新替代,扎实有效的推进农药负增长行动。逐步扩大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范围,重点在流域内粮、油、蔬菜产业旗县实施回收和无害化处理,进一步净化产地环境。
三是不断提升地膜回收率、秸秆和畜禽粪污利用率。严格推行新国标地膜,积极研究推广“膜侧种植+适期揭膜回收”等新技术。研制改造适合黄河流域不同地域特点、土质特点和作物特点的废旧地膜回收机械,集中组织开展农膜回收攻坚行动。加强秸秆收集和综合利用,通过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不断拓宽秸秆利用渠道。深入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支持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装备改造升级,积极培育第三方粪污处理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将中小养殖户和散养户纳入到项目支持范围。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2021年8月10日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gk/zfxxgk/fdzdgknr/rdjy/202110/t20211015_19070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