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合作社联播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三农资讯 > 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发布时间:2023-10-25作者:admin 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记者 吴陆牧 李子娇 刘 莉)金秋时节,长江重庆奉节段,漫山遍野的脐橙树上,青色果实挂满枝头。在奉节县草堂镇欧营村,不少村民正抢抓晴好天气进行管护作业。“村里家家户户种脐橙,增收有保障。”村民易守财说。

  

  同样在三峡库区,涪陵区把榨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主导产业,青菜头面积常年稳定在73万亩,榨菜产业总产值超过130亿元。“当前,榨菜产业已覆盖全区23个乡镇街道,带动16余万农户60余万人增收。”涪陵区榨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陈伟说。

  近年来,重庆加快发展柑橘、榨菜、茶叶等土特产,着力构建特色产业集群,走出具有重庆特色的山区库区“三农”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目前,重庆已建成5.6万个产业帮扶基地,带动90%脱贫户稳定增收。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刘贵忠介绍,今年,重庆实施了千亿元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行动,乡村特色产业量质齐升,有效拉动上半年农民经营净收入增长9%,比全国高2个百分点。

  重庆的乡村有产业,更有文化。走进北碚区柳荫镇,文艺气息扑面而来:农房外墙彩绘与青山相映成趣;闲置房屋改造成艺术咖啡餐吧;废弃多年的粮仓改造成艺术空间,常设农耕文化遗产专题展、乡村美育博物馆等展馆。柳荫镇党委书记何波告诉记者,近几年,他们充分挖掘乡村本土文化,通过“乡村艺术化、艺术乡村化”实践,丰富乡村文化业态,实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

  放眼巴渝大地,数字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运用数字技术,打造了2000多亩丘陵山地数智化无人果园,亩均增收超过1万元;巴南区围绕茶叶、果蔬、畜牧等主导产业建设了6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生产效率提升了15%以上;梁平区搭建了“区镇村组户”五位一体的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当前,重庆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着力夯实农村土地‘一张图’、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一张网’、农户信用‘一本账’、三农数据‘一个库’4个基础,推动大数据智能化深度赋能乡村振兴。”刘贵忠说。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310/t20231024_1246165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项目网站简介|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合作社联播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合作社联播网 hzsl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41

联系电话:010-57744786  监督电话:185169483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473360892